云浮新兴水台首届温泉文化周9月29日开幕!
147 2025-01-17
12月31日下午3时,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东省第四届南药产业大会新闻发布会(直播回顾)。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外宣一处一级调研员邓广志主持,云浮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广东省第四届南药产业大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徐贤荣,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何国威,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刘涛,广东药科大学副校长肖炜出席,介绍广东省第四届南药产业大会活动内容、特色亮点及相关产业发展等情况并答记者问。
2025年1月4日至6日第四届南药产业大会将在云浮市举办 开幕式在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举行
徐贤荣:广东是中医药大省,是岭南医学的故乡、南药的主产地,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统筹新一轮中医药强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地建设和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三大任务”,全力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云浮地处粤北生态发展区,具有发展南药产业的天然优势,南药种植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云浮就有种植肉桂等南药的习惯。目前云浮有药用植物1152种,约占广东的44.3%,享有“南药之乡”“中国肉桂之乡”“中药炮制之乡”的美誉,承担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建设等重要任务。广东省南药产业大会作为展示广东南药产业发展成就、共享发展成果的窗口,是全国、全省南药产业方面最有影响力的盛会之一。鉴于云浮在发展南药产业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前三届的广东省南药产业大会均在云浮举办,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第四届南药产业大会将于2025年1月4日至6日在云浮市举办,主题是“发展大南药推进中医药共享大健康”,会期3天。
大会包括开幕式、中国国际中医药合作交流活动、中医药集市、中医药招商引资、中医药(肉桂)展示展销活动等系列活动。其中,大会开幕式将于2025年1月5日上午在广东药科大学云浮校区举行。开幕式上,将进行南药产业招商推介,举行中国联合中药材(澳门)交易所云浮南药产业中心、广东省第三批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广东药科大学肉桂产业研究院授牌仪式,发布云浮“南药之乡”品牌及黄皮果标准。我们邀请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出席,届时省政府有关领导也到会指导。
中国国际中医药合作交流活动将于2025年1月5日下午在罗定市举办,交流活动邀请了韦贵康、叶文才、吴鸿、苏薇薇、杨全、魏坤等中医药方面的专家,专家们将围绕骨伤科流派、中药和天然药物来源、新会陈皮、化橘红、肉桂产业、中药雾化与免疫健康等主题进行演讲,并召开圆桌会议开展学术探讨交流,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中医药集市将于2025年1月5日在罗定市人民广场举行,将开展名医名家义诊和健康咨询、中医药服务及产品体验等活动。省中医院名中医专家将亲临现场,为群众把脉问诊,展示中医传统技艺魅力。现场还将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展示体验、药食同源产品试吃、中医药健康科普宣传等活动,引导群众自觉形成健康生活理念、践行健康生活工作方式。
中医药招商引资活动将邀请省内外知名中医药龙头企业共谋广东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在大会开幕式上,云浮市将开展云浮中医药产业推介。大会期间,云浮市还将组织企业开展招商引资考察活动,吸引更多的优质医药企业来云浮市投资创业,助力云浮打造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
中医药(肉桂)展示展销活动在大会召开期间在罗定市持续开展。活动共设3个馆5个特色区域,分别为云浮特色馆、广东南药馆、现代农业(南药)产业园馆以及肉桂产品展示区、中药炮制区、“土特产”区、南药膳食康养区、中医药康养体验区,将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加深公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信赖。
与往届相比,本届大会亮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纽带作用更加突出。本届大会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中医药产业合作,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学术交流。大会开幕式邀请香港注册中医学会、香港中医中药界联合总会、澳门医务界联合总会等港澳中医药学会协会泰斗出席,对中国联合中药材(澳门)交易所云浮南药产业中心授牌,建设高效、规范、安全的中药材交易平台,聚焦湾区中医药可合作、可开拓、可探索的领域,共同发掘湾区建设发展的中医药动力。二是中医药产业发展平台更加广阔。大会将进一步发挥平台作用,通过邀请以国药集团、广药集团、上药集团等为代表的中医药工业百强企业,以华润三九、雷允上、至信药业等为代表的中药种业、中成药、中药饮片企业参加会议,为企业搭建一个交流合作平台,与企业共商中医药发展、共谋产业合作、共享发展成果。三是中医药名展品更加丰富。大会期间的中医药(肉桂)展示展销活动将搭建云浮特色馆、广东南药馆、现代农业(南药)产业园馆,其中云浮特色馆重点展示罗定肉桂、郁南黄皮、云城牛大力、云安药桑、新兴紫米等云浮特色产品;广东南药馆重点展示新会陈皮、化州橘红、阳春砂仁、沉香、巴戟天等“粤八味”“新八味”知名产品;现代农业(南药)产业园馆重点展示全省18个现代农业(南药)产业园新产品、新成果。产品展示展销促发更多合作商机,让更多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打造“以会促产”的新样本。
新华社记者:据了解,广东省政府办公厅2022年6月印发《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打造新时代南药金字招牌就是其中一个重要举措。示范区建设现在已经开展2年多了,取得了哪些成效?
刘涛:广东启动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工作以来,高位推动,部门联动,多措并举,建设工作进展顺利,建设效果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形成了良好的共识共为。广东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的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领导。省政府印发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打造中医医疗高地、人才高地、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国际化高地等“五大高地”,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医保政策机制、人才评聘激励机制、中药审评审批机制等“四大机制”的建设目标和任务。2023年、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均对示范区建设工作作出部署。遴选11个地市,开展“小切口、大变化”改革试点。其中,鉴于云浮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管理体系较为健全,发展南药产业的天然优势较为突出等因素,将云浮市作为试点之一,赋予云浮市在“构建现代南药产业体系”方面进行探索创新。
二是促进了部门间协调联动。省直各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产业促进、人才评价、特色医保、中药制剂等政策措施,形成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的改革新局面。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相关文件,布局“岭南中医药现代化及关键技术装备”等省重点研发专项;省人社厅等部门出台相关文件,完善全省中医药人才临床评价体系;省医保局加大医保政策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将临床需要、符合规定的中药饮片、医疗机构制剂中成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省药监局持续开展“岭南名方”遴选,建立“岭南名方”品种库,促进医疗机构制剂向新药转化等等。
三是项目带动成效明显。以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为牵引,打造高水平中医医院群。实施“岭南中医药现代化”科研专项,支持中医优势病种防治、中药现代化、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等研究。建设中医证候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医湿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深化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基础和临床研究及创新中药研究。打造南药产业金字招牌,建设4个国家级和一批省级南药农业产业园,69个单位获评广东省中药材产业化基地,22个南药品种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中新社:南药产业是云浮市的“六张名片”之一,近年来云浮市在推动南药产业发展方面取得哪些成效?
徐贤荣:近年来,云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南药产业发展,将“南药产业”作为全市“六张名片”之一,大力推进南药种业、规范化种植、标准建设、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南药产业接二连三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一是打造了中药种业示范标杆。云浮大力实施中药种业振兴工程,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快建设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用好用足国家有关部委专项支持政策,以建设国家中药种质资源主(母)库为目标,致力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中药种质资源库和国际交流合作平台。目前,云浮建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15个,年繁育三叉苦、两面针、草珊瑚、猴耳环等优质种苗过亿株,成为两广和湘、赣等多个南药地区种苗供应地。其中,云城区的岭南种子种苗繁育基地通过国家级岭南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示范区建设立项,并入选广东“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十大”典型案例。
二是推进了南药规范化种植。云浮大力实施“定制药园”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南药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种植,已建成“定制药园”10个,其中2个定制药园顺利通过省中药材GAP符合性检查。目前,云浮南药规模化种植面积达135多万亩,约占全省五分之一,种植品种58种,种植面积、品种数量均为全省之最;建有南药种植示范基地143个,其中广东省中药材产业化种植基地16个,为全省数量最多的地级市。
三是加快了南药标准建设。云浮从标准制修订入手,推动南药种植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目前,云浮市建有国家级南药标准化示范区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3个;共制定发布国家级南药标准1个、省级地方标准2个、市级地方标准2个、团体标准10个;正在创建国家级南药标准化示范区1个、省级标准化试点2个;通过立项市级地方标准17个,南药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快。
四是推动了中医药产业聚集发展。云浮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创建了全省第一个提前认定的国家级现代农业(南药)产业园。同时,重点打造了云浮市健康医药产业园、罗定中药提取基地等2个中医药产业园,入园企业涵盖中药制药、中药提取、研发加工、大健康服务和产品等现代中医药产业。目前,全市中医药加工企业110家,其中规上企业35家,中智药业、衍生健康医药、一力制药等企业已进驻园区发展,产业集群已具规模,中医药全产业链总产值约100亿元。
南方农村报:广东省的南药产业发展大会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对于推动全省南药产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能否具体介绍下相关情况?
何国威:一是产业稳定发展。2023年全省南药种植面积380多万亩,比2022年增长约40万亩,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有效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二是产业集聚程度高。创建了4个国家级南药产业园,建设了一批省级南药产业园,支持建设南药专业村178个,形成南药专业镇20个,7个镇村被评定为全国南药产业示范村镇。三是科技支撑能力增强。加强南药新品种培育,支持培育一批南药新品种并通过审定评定,支持南药种植标准化委员会成立和加强标准制定、推广,建设南药种业创新园和良种繁育基地,有效保障了南药优质种子种苗供应。支持加强南药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创建广陈皮、化橘红、肉桂三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解决制约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问题。四是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22个南药品种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春砂仁、化橘红等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阳东牛大力等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省培育“粤字号”品牌中药材产品38个,创建罗定肉桂、阳春春砂仁、梅州梅片等区域公用品牌19个。有力提升广东特色南药品牌力和产品认可度,持续推动南药走向全国、面向世界。
下一步,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将围绕品种资源、产业基地、科技支撑、品牌建设等重点,统筹资源、多措并举推进南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抓规划引领,加强南药产业发展规划。二是抓基地建设,突出重要品种、重点产区,推进南药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促进南药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三是抓产业融合,因地制宜推进南药种植、加工、康养融合发展。四是抓品牌提升,积极打造具有广东特色的南药品牌,加强道地药材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提升品牌价值。五是抓科技支撑,加强南药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大力支持常用大宗南药种植和功能研究。
:大会上将揭牌成立肉桂(罗定)产业研究院,将来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科研平台推动肉桂产业发展?
肖炜:肉桂(罗定)产业研究院致力于打造成为罗定肉桂产业发展的科研支撑平台和技术服务中心,旨在推动肉桂产业的创新发展和高质量提升,深挖肉桂药食两用、药化两用的特性,开发以肉桂为特色原料的系列大健康产品,包括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促进肉桂从投入到产出的全产业链开发,提升肉桂附加值,延伸肉桂产业链。主要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具体工作:
一是开展肉桂种质资源建立、优良品种选育和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打造全国肉桂种芯基地,提高肉桂产量和品质。
二是进行肉桂的深加工研究和“药、食、用”产品开发,重点开发优质功能性罗定肉桂大健康产品、 肉桂米粉、 肉桂风味饮品、肉桂化妆品等产品,提升肉桂产业附加值。
三是建立肉桂产业信息化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产业合作,实现“道地生产数据化、溯源监管智慧化、品牌保护系统化 ”,推动肉桂产业的数字化升级。
四是打造肉桂全产业链科普基地(馆),宣传肉桂历史文化、功效作用、生产种植、产品开发、应用领域。
五是组织人才培训活动,提升肉桂产业全产业链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技术水平和创新意识。
六是高校联合地方加强科技研发和知识产权申请保护工作,鼓励和支持企业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科技赋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七是高校联合地方政府或企业,联合申报各级各类中医药科技项目,协助建立肉桂工业原料生产基地,创设条件筹备申请省级、国家级工程中心。
八是加强与大湾区其他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协会等的深入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成为当地对外科技交流的重要窗口。
广东台: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发展大南药 推进中医药 共享大健康”,中医药在康养服务中有独特优势,云浮是如何盘活资源发展大健康产业的?
徐贤荣:近年来,云浮聚焦大健康产业发展,积极拓展“中医药+”发展规划布局,瞄准文旅康养、健康产品、医养结合三个靶点,精准发力,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主要是几方面:
一是深挖“游”的潜力,逐渐打响文旅康养品牌。云浮坚持在禅文化的深度开发中,促进禅文化传承和弘扬,围绕“温泉”等丰富的文旅康养资源,打造中医药健康养生胜地。例如,新兴县翔顺金水台温泉小镇是“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将中医药与温泉、健康养生旅游相结合,打造了融合中医疗养、温泉养生等与旅游一体发展的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体验产品;天露山旅游度假区景区是广东省的南药养生基地,将中医药融入休闲康养旅游,打造综合性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产品;禅域小镇景区结合禅文化和本地南药资源,打造了南药汤泉旅游产品,2023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
二是激发“食”的活力,不断丰富健康“土特产”。在“健康饮品”方面,云浮引导企业布局发展无核黄皮、肉桂、牛大力等特色品种的饮料饮品生产线,生产肉桂茶、黄皮果汁、黄皮健康果酒、黄皮茶、牛大力奶茶等特色饮料饮品。在“健康食品”方面,引导企业生产黄皮山楂条、肉桂片、无核黄皮腊肠、牛大力膏、牛大力曲奇等数十种精深加工的南药特色食品。另外,我们鼓励引导餐饮服务企业开发传统药膳产品,将肉桂、牛大力、无核黄皮等与云浮米粉、豆豉、温氏鸡等“土特产”结合起来,推出肉桂米粉、肉桂豉油鸡、牛大力米粉、牛大力鸡汤、无核黄皮焖猪手药膳产品,推动“药食同源”发展,进一步写好中医药健康“土特产”的大文章。
三是增添“养”的动力,创新发展中医特色养老。云浮市围绕居家养老推出了系列服务和活动,强化中医药特色应用。云浮市共建立了38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医药应用特色基地,通过派出中医医务人员为老年人开展中医健康体检,进行健康评估和健康干预,开展药膳食疗指导等提供中医药服务。在老年人健康管理方面,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优势和作用,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至少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2024年1月至11月,累计为23.13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接下来,云浮将继续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以“吃、玩、住”为抓手,加快开发“药食同源土特产”系列产品,大力发展“中医药+农、林、水”休闲旅游产业,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健康养老”发展,加快构建具有云浮中医药特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陈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