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看北京小汤山温泉,1500年历史十大胜地之一含多种矿物元
86 2025-01-09
国土 与 自然 资 源 研 究. 70 . &NATIR『NO.4 文章编号:1003—78532(010)04—0070—02中图分类号:F590.3文献标识码 :A 关于林甸县温泉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探讨 支4丹萍 一,尹德亮 。,魏延军 (1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2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哈尔滨, ) 摘要:本文以林句县温泉资源为研 究对象 ,通过调查林甸县温泉资源的储量、分布、质量及特征 ,结合 当地文化及旅游资源现状 ,提 出了 林甸县温泉旅游综合开发利用模式。 关键词:温泉旅游 ;开发利用;林甸县 -(1.,!,,;2., HAS,,,) :,.,eom- . :;ation;中国温泉早期开发 ,并不是用于旅游,而是疗养,属福利事地热井的井口温度恒定在 4O一6O℃之间,易于开发利用; 业 .在 2O世纪 8O年代以来 ,温泉旅游业才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
(三)补给充分 。林甸地热田地处古生代松辽盆地北部,盆地边缘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止,我国已建温泉旅游企业 (包括温泉的古地层成 山体 出露,汇集周边降水源源不断地向位于凹处的林 洗浴、医疗 、游冰、游乐等)270近 2000处,年使用温泉、人工温泉甸地热田渗入 ,使林甸地热 田具有了充分的补给 ; 井地热水估计约 1.38亿立方米 ,相当于 77.1万吨标准煤的热(四)水质优良、矿物质丰富。温泉富含硅、锶、碘、锂、锌、硒等 20 量 。[11温泉旅游业发展空间大,前景光明。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营养丰富,且水质优 良。林甸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 。松嫩平原北部,属于风沙、盐碱 、(五)潜力巨大。目前,林甸温泉具有一定知名度,已形成 “中国jE 干旱半干旱地区,境 内有两条天然河流(双阳河、乌裕尔河)流经方绿色温泉城”的品牌效应。2004年被中国矿业联合会命名为 “中 西部和北部,形成大面积 的水面和沼泽 。境内草原面积 150万国温泉之乡”;2005年又被命名为 “世界温泉养生基地”;为林甸温 亩.水域面积 32万亩,苇塘面积 48万亩,湿地 75万亩。同时,经泉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过近几年的勘探,探明林甸县境内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 2林甸县温泉资源开发现状 1地热旅游资源特点目前林甸境 内已有地热井21眼。其中改造旧井 13眼,新打 8 (~)储量巨大。静态储量达 1810亿立方米 ,林甸幅员面积内均眼,2010年借助卫星生态新城的开发,林甸县地热井有望新增 8 有地热:至 1O眼 ,围绕这些地热资源 ,开发了温泉洗浴、保健、热带鱼类养 (二)开发便利。地热资源埋藏浅,一般在 900—2400米之间,且殖、地热采暖等一批项 目。1989年。建立黑龙江省首个军队离退休 5.2讨论影响Ⅱ】.中国环境科学,2004。24(1):125—128. (1)论文的生态服务价值量仅是根据土地利用结构状态计算的,3【J冉圣宏,李秀彬,吕昌河.土地覆被及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多时间尺度模 在统计 口径上不够合理,例如城市绿化用地都统计到建设用地拟一以四川省渔子溪流域为例Ⅱ].地理学报,2006,61(10):1113—1120.f4]白晓飞,陈焕伟.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价值一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o】.北 中去了,使得生态服务价值计算值偏低 ;同时,并没有从系统论京农学院学报,2003,18(2):109-111. 的角度充分考虑不同子系统之间及子系统内部的变化对生态环[5]程江,杨凯,赵军,等.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上海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评价 境发生的影响,同时,这是今后需要深化的方向。
Ⅱ].中国环境科学,2009,29(1):95~100. (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只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因素之一,气6【]顾芗周生路,张红富。等.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间变化及区域差异 候、地形等也是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本文没有将其考虑进去,分析U】.生态学杂志,2009,28(3):497—502. 这是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陈爱珠,郭荣发.从化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生态效应评价o】.资源 (3)论文只考察了生态和经济的增量在不同年份内是否协调,然开发与市场,2008,24(11):985-987. 而生态环境变化和经济发展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确定一个8【1谢红霞,任志远,李锐.区域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异质性研究一以铜川市城 地区的生态经济协调状态需要从一个 比较长的时间段进行考郊区为例Ⅱ】.于早区地理,2007,30(1):121—127. 察,本文由于数据可得性的原因,研究期较短。9【】吴建寨,李波,张新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参考文献 :中的应用 Ⅱ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11):2554—2558. …冉圣宏。吕昌河,贾克敬,等.深圳宝安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环境影响研究作者简介 :甘奇慧(1986一).女。
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生态经济与管 o].中国人 口}资源与环境,2006,16(5):72—77.理方面研究。 2【】王宗明,张树清,张柏 .土地利用变化对三江平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2010-07-05收稿 袁海峰编辑)刘丹萍等 关于林甸县温泉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探讨· 71 · 干部林甸温泉疗养院,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处集疗养、休闲、洗地观光一体 的旅游胜地 。林甸县的湿地面积广大,约 75万亩,且 浴、会议、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景点。2002年以温泉洗浴、保健为发育成熟、保存完好 ,属湖泊沼泽型湿地 ,扎龙自然保护区的三分 主题的天星温泉会馆正式建成营业,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室内温之一在林甸县境内。以温泉为主 ,以湿地观光为辅 ,选择温泉、湿 泉游泳馆,先后多次承办各类游泳赛事。另外,县内还开发有阳地资源丰富的地区,开发有湿地文化特色的温泉旅游区,丰富温 光温泉洗浴广场 、祥泉温泉水疗养生馆等一批项 目,并且取得了泉旅游资源内涵,一定会吸引更多的游客 。 良好 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2冬季温泉养生一冰雪旅游开发模式 3林甸县温泉旅游业发展面 临的问题依靠北方特殊的冰雪文化 ,结合林甸丰富的地热温泉资源,可以虽然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
林甸温泉资源开发取形成林甸县特有集冬季温泉养生、冰雪观光~体的旅游佳地,必 得了一些进展,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丞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困将吸引更多游客。该模式的重点主打冬季品牌,包括冬季冰雪温 难。主要表现在 :泉、雾凇欣赏等,以及开展滑雪、冰壶键身、雪地高尔夫等旅游项 3.1温泉旅游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温泉资源的认识有待提高,目,再结合当地的少数民族风情,如狗拉爬犁等,不但丰富了温泉 其保护和开发意识欠缺。旅游资源的内涵,也填补了林甸县冬季旅游资源的空白。 3.2温泉资源旅游开发缺少可操作性的总体规划 ,致使有些地4.3温泉度假一草原风光及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模式 热资源在利用上存在着盲 目性和随意性,造成了投资和资源的该模式依靠当地的草原风光、民族风情 ,使游客在体验温泉度假 浪费 。的同时,领略北方的草原风光、民族风情 ,大大提高了旅游资源的 3.3旅游开发与文化内涵结合不紧密,现有的旅游开发处在简文化品位。林甸县草原辽阔、景色壮美,草原面积达 150万亩,草 单的模仿阶段,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挖掘不够,未能形成深厚的原上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同时,林甸县拥有 11个民族 ,~n合 文化底蕴,品味有待提高。
乡胜利村就是 8个民族共 同居住的独特村寨 ,发挥多民族优势。 3.4温泉资源旅游开发规模小,特色单一,主要以度假村、疗养挖据古朴的民族风情 ,形成集温泉度假一草原 自然风光、民族风 院、游泳馆等小规模休闲娱乐为主,缺乏规模化的、有特色的、有情、人文历史于一体的综合旅游胜地 。 影响力的旅游景点。实现温泉旅游的和谐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 3.5旅游资源单一,配套设施及服务不健全,缺乏竞争力。不断地摸索实践,林甸也不例外。根据林甸的实际情况,以实事求 4林甸县温泉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建议是的态度因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