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城市调查问卷(旅游局版).doc

2024-12-07

“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调查表(旅游局版)填写单位:广东省韶关市旅游局联系人:**丰联系电话:****-*****09/传真填写时间:2006年8月30日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措施层数量备注环境友好力旅游接待力星级宾馆星级宾馆数量(间)47其中四星3家星级宾馆床位数量(个)7174共2.9万张床位星级宾馆客房出租率(%)47.37%旅游公厕旅游公厕数量市区73每万名游客旅游公厕拥有量旅游咨询服务设施大型游客集散地数量1游客服务中心数量1韶关火车站旅行社旅行社数量(家)391家非法人分社旅行社门市部数量11旅行社在外地设立分支机构数量0旅游从业者旅游从业者数量3.2万人每万名游客拥有的旅游从业者数量受过高等教育从业者数量5300人受过高等教育从业者比重受过专业技术培训从业者数量9100人受过专业技术培训从业者比重交通承载力公路国道数量4G105、106、107、323国道通车里程460省道数量17省道通车里程1275旅游专用公路里程260汽车客运量高速公路高速公路数量292(含在建117)京珠高速(165)、韶赣高速(117)高速公路通车里程KM165铁路铁路干线通车里程153京广线铁路旅客接待量239火车站数量10二等以上火车站数量2韶关、坪石始发列车数量4航空民用机场数量1白云机场(距离韶关仅165公里)旅客接待量定期国内航班数量定期国际航班数量水运大型客运码头数量列举旅客接待量游轮数量1北江风情游船环境竞争力森林覆盖率72%城市人均绿地面积14.65㎡建成区绿化率34.7%大气质量优良天数349环境噪音达标面积比重69K㎡小于55.2分贝水域面积占全市面积比重9%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废气、废水达标排放率93%区位竞争力全国性中心区域性中心是粤北中心城市、泛珠三角区域中心地方性中心社会竞争力人口数量(万人)89(292)市区(含各县、市、区)教育程度每万人拥有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2.6万人韶关学院等3所受过高等教育的居民所占的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86%(52%)市区(含各县、市、区)犯罪率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年是否发生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否近年旅游投诉率近零无重大投诉经济竞争力亿元人均美元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35.2%开放竞争力2005年旅客接待量(万人次)游客接待量502.96流动人口占常驻人口的比重13%外汇收入外汇收入占GDP的比重2005年海外游客数量(人次)年海外游客占游客总量的比重(%)2.59长途电话业务量资源产品吸引力资源垄断性世界罕见旅游资源世界自然、文化遗产1(在建)丹霞山-南雄恐龙世界地质公园1丹霞山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瑶族盘王节、南华诞具有世界影响的节庆活动2瑶族盘王节、南华诞其他被专家普遍认可的旅游资源综合体不填国内罕见旅游资源AAAA级景区数量2丹霞山、曹溪温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1丹霞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数量3南岭、小坑、韶关国家级文保单位数量6云龙寺塔、三影塔、满堂围、马坝人遗址(石峡遗址)、南华寺、双峰寨国家级地质公园数量(含1处矿山公园)2丹霞山、芙蓉山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数量1南水湖(水库)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数量历史文化名城(镇、村)数量珠玑、隘子、乌迳、长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数量3车八岭、南岭、丹霞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2南华诞、瑶族盘王节国内影响较大的节庆活动数量2南华诞、瑶族盘王节其他被专家普遍认可的旅游资源综合体省内罕见旅游资源AAA级景区数量省级风景名胜区数量2金鸡岭、九泷十八滩漂流省级文保单位数量26梅关古道及关楼、张九龄家族墓地等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数量3金沙生态园等其他被专家普遍认可的旅游资源综合体产品竞争力线路产品成熟旅游线路数量4条以上丹霞山-南华寺;梅关古道-珠玑巷-东湖坪;广东大峡谷-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必背瑶寨;金鸡岭-九泷十八滩漂流-古佛岩,等。

景区产品(按2005年统计)年接待游客人数10—20万以上的景区数量5珠玑巷、梅关、南岭、韶关、云门寺年接待游客人数20—50万以上的景区数量1曹溪假日温矿泉年接待游客人数50万以上的景区数量2丹霞山、南华寺节庆产品重大节庆活动数量茶禅旅游文化节等市场影响力营销创新力营销规划是否编制营销规划是促销经费年促销经费总额400万每万名游客营销费用支出DMS建设旅游局网站建设情况已建.专业旅游网站数量50个以上各县市、各旅游企业专业旅游网站点击率媒体利用2005年国家级媒体旅游报道发稿数110多篇2005年国家级媒体广告数量100多万2005年省级以上媒体广告数量200多万省级以上旅游交易会参加次数8次以上固定展位数量1-3个展会期间活动展示次数1-2次搜索排名Baidu(关键词:市名+旅游)(关键词:市名+旅游)市场占有力近3年国内游客数量年均增长率(%)3.61近3年海外游客数量年均增长率(%)87.年游客接待总数(万人次)502.96接待游客数占常住人口数的比例2005年旅游总收入(亿元)21.35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9%区域影响力区域合作是否参加旅游区域合作组织是红三角、泛珠三角在区域合作组织中承担何种角色市场影响输出客源数量管理竞争力城市形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2002.1国家卫生城市正在创建产业定位是否是支柱产业、龙头产业或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是是否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和远景目标规划是旅游管理体系是否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人主管旅游是市政府是否成立旅游发展协调委员会是旅游局是否为独立行政机构是旅游局行政级别正处级旅游行政管理人员中公务员比重90%经费是否有保障有旅游法律法规是否编制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AA级以上景区划编制旅游规划比重均已编制是否有较为完善的旅游管理地方性法规有是否有较为完善的促进旅游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有是否有较为完善的旅游和统计部门联合发布旅游统计数据是附:韶关市概况自然地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北江上游。

位于东经112°50′-114°45′、北纬23°53′-25°31′之间。南临珠江三角洲,北与湖南省相邻,东北与江西省毗连。西北面、北面和东北面与湖南郴州市、江西赣州市交界,东面与河源市接壤,西连清远市,南邻广州市、惠州市。是广东的北大门。从古至今是中国北方及长江流域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路通道,战略地位历来重要。全市总面积1.86万平方千米。辖浈江、武江、曲江3区,仁化、始兴、翁源、新丰、乳源5县,代管乐昌、南雄2市。面积:18594平方千米。人口:320万人。城标:风采楼。该楼为纪念北宋时工部尚书余靖而建。市花:杜鹃。民族与宗教:韶关市少数民族以瑶族、畲族为主,还有满、回、京、苗、黎、白、侗、土家等,共31个。瑶族主要分布在乳源瑶族自治县、曲江县和始兴县,畲族主要分布在南雄县和始兴县。韶关宗教历史久远,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佛教、道教信徒较多。一些宗教庙会如南华诞等影响至今,信徒在饮食、服装等方面有一些宗教色彩。语言:韶关方言以客家方言为主,广大城乡普遍使用,并成为瑶族与当地汉族进行语言交流的工具。韶关市区、乐昌市区和仁化县城则普遍使用粤方言(广州话),普通话在市区、县城及工矿区也普遍使用。

此外,还有少量农村地区使用湘方言、闽南方言、北江船话和粤北土话。韶关瑶族群众使用瑶语,畲族群众则已放弃本民族语言转用汉语。历史背景:韶关历史悠久,文化古老,源远流长,早在10万前,就有粤北先民活动生息。现韶关市境内地区,春秋属荆州、扬州,战国为楚国南疆,秦属南海郡地,汉初为南越北境。公元前111年设曲江县,包括现韶关市大部分地区,县治在今市区。公元265年三国孙吴设始兴郡,辖曲江、始兴等6县(范围大体上是今粤北地区),治所在曲江(在今市区)。南朝以后设州领郡今市境基本属东衡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东衡州为韶州。取州北名胜韶石山之韶字为州名,以后历朝沿袭。明清两朝在今韶关市区设关收税,故俗称韶关。民国时期先后设广东省南韶连绥靖区、南韶连道、岭南道、南韶连行政区、北区、西北绥靖区、第二行政督察区等。1949年9-10月,粤北各县陆续解放,11月广东省设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辖韶关市、曲江县等17县市。1950年1月更名北江专区。1952年撤销北江专区,设立粤北行政区。1956年撤销粤北行政区,设立韶关专区。1970年专区更名地区。1975年11月韶关市升为地级市,辖曲江县。1983年地市合并称韶关市。

经济概况:韶关是广东的重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农业和第三产业也有相当的规模。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国家先后把韶关作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和广东战略后方来建设,建立起韶关钢铁厂、韶关冶炼厂、韶关挖掘机厂、凡口铅锌矿、大宝山矿、曲仁煤矿等一大批骨干工业企业,奠定了韶关工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七十年代,韶关已成为广东重要的工业基地。八十年代以来,韶关的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现全市有工业企业2.5万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400个,其中大型企业有20个,中型企业有47个,形成了以钢铁、采掘、有色金属冶炼、电力、机械、电子、纺织、建材、食品、化工及森工为主要工业门类的工业体系。近几年来,经济发展加快,增长速度高于全国水平。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3.5%。三次产业比例由2003年的19.2:46.8:34调整为17.5:49.5:33。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34.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48.4亿元。全年农业实现增加值56.9亿元,优质米、无公害蔬菜、蚕桑、糖蔗、烤烟、速生丰产林、毛竹、松香、白果等“三高”农业基地已初具规模,速生丰产林发展到300万亩,毛竹近150万亩,优质禽畜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4亿元。全市有商品市场200多个,市场总面积70多万平方米,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市场有12个。有水果、蔬菜、粮食、小商品、布匹、水产品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和建筑材料、装饰材料、日用百货、农副产品、摩托车、野味山货、旧货交易、机电产品等商品专业街。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饮食、信息、房地产、中介服务等服务行业呈快速发展势头。来韶游客人数连年高速增长,2004年旅游业共接待游客达5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5亿元。利用外资对外经贸稳步增长。2004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72亿美元。一大批大型外商投资企业落户韶关并发展壮大。粤北工业开发区、翁源官渡开发区、乳源民族经济工业园、始兴黄花园工业区等初具规模。全市有“三资”企业1000多家。韶关已成为国内外客商的热点投资地区。2004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3.1亿美元,主要出口商品有色金属、家具、纺织、化工产品、轻工产品、机电产品以及优质大米、茶叶、香菇、蔬菜等农林产品。旅游资源:韶关是广东省和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沿线旅游资源最丰富、最集中、品味最高的地区。境内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重点寺庙、文物保护单位、矿山公园等12处(18块国牌)。

以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绿色生态和佛教禅宗祖庭——南华寺历史文化为龙头的韶关旅游业蓬勃发展。已开发丹霞山、南华禅寺、南岭、车八岭、大峡谷、珠玑巷、梅关、金鸡岭、九泷十八滩、满堂围、银山高尔夫球场等30多处景区(点)。有星级饭店46家,其中四星3家、三星27家。旅行社28家。2005年来韶关游客503万人次。打造广东旅游“航空母舰”:“游广东必游韶关”。 韶关境内有众多的“世界第一”、“全国第一”、“广东第一”。目前,韶关正在打造以丹霞山为龙头的广东旅游“航空母舰”。¤¤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面积290平方千米,是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面积最广大、发育最典型、造型最丰富、景色最优美的风景区,与美国黄石公园相媲美,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佛教“禅宗”祖庭——南华禅寺,已有1500年历史,因禅宗六祖慧能(638-713年)在此弘法37年,诞生了中国佛教惟一经典——《六祖坛经》和寺内供奉着六祖慧能真身而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寺院之一。

下一篇:【韶关】曹溪温泉度假村 来这里清凉一夏
上一篇:韶关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千年古刹南华寺、曹溪温泉两日游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