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温泉打井勘测施工方法
104 2025-02-10
三五好友相约在冰天雪地里享受热气腾腾的温泉 摄图网供图
冬季来临,天寒地冻风雪弥漫,不利出行,但在关外东北,却是洗温泉的最佳时节。冬天泡温泉可美容养颜、排毒瘦身、缓解疲劳、舒筋活血。辽宁是中国温泉资源富集省份,从辽西到辽东,几乎各地都有饮誉一方的优质温泉,如葫芦岛市的兴城温泉、沈阳北汤温泉、丹东东汤温泉、丹东五龙背温泉、本溪汤沟温泉、旅顺老铁山温泉、辽阳汤河温泉……最近几年,朝阳有了龙腾温泉,足见辽宁处处有温泉。而辽宁的温泉如今已形成了以旅游为主,涵盖康养、医疗等的一项大产业。
辽宁温泉不仅有品质,还有故事。唐太宗、清太祖都曾借温泉水治病疗伤,为辽宁温泉留下了交口称誉的岁月品牌。
鞍山汤岗子温泉泥疗 汤岗子温泉疗养院供图
01
唐太宗曾在汤岗子温泉治疗风湿病
位于鞍山市南郊 14 公里的海城汤岗子镇内,有一闻名遐迩的汤岗子温泉,唐太宗曾在这里治好了自己的风湿病。
民间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巡游辽东,途经此地,征途遥远,将士们疲惫不堪,唐太宗李世民的坐骑马失前蹄,不想竟踏出一泓清澈的泉水,将士们在此安歇休整,洗浴征尘,神奇的泉水将官兵的疲劳一扫而光,军队士气大振。随后,李世民登上身后小岛的亭阁,凝视东方许愿:“若我此程平安归来,必将重建此亭!”不久愿望实现,唐太宗李世民不忘许下的诺言,命人修亭,起名“祈愿亭”。
唐太宗亲临汤岗子温泉并非传说,而是史有确载的。据《海城县志》记载,唐贞观十八年时,温泉即已发现,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曾至此并赴泉“坐汤” (当地人称沐浴为坐汤),浴后大悦。
如今重修的“祈愿亭”坐落在汤岗子疗养院内的一座小土山上,亭前有一座李世民跃马纵横的铜像,纵马像与真人真马比例相当,唐王面向东方,目光坚定,面容刚毅,跨下骏马口鼻贲张、肌腱毕现,整座铜像栩栩如生。
唐太宗李世民患风湿病多年,一生戎马倥偬,征战疲惫,治疗顽疾的最佳方法就是泡温泉,但能被他相中的温泉却屈指可数,目前可在史料中查到的,只有陕西西安的华清池和辽宁的汤岗子温泉。
自唐代之后,汤岗子温泉几乎成为“皇家浴场”的代名词。辽、金时曾在此设“汤池县”,县以泉而得名,据传金太宗曾专程来此地“坐汤”;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三次回盛京祭祖,途经汤岗子曾于此地驻跸沐浴。
清朝末帝溥仪和皇后婉容也先后数次来此洗浴,日本军阀为其修建的行宫被称之为龙宫。宫内建有地下浴室,正前方步下台阶是一幅由两万多块异型彩色瓷砖粘贴而成的日本民间风情画《浦岛太郎的故事》。进入右侧为龙池,是溥仪的沐浴所,池壁上镶嵌有名为“扬帆远航”的壁画,左侧的凤池是皇后婉容洗浴的地方,刻有一幅“鸳鸯戏水”的壁画。
1931 年 11 月,溥仪曾到汤岗子对翠阁住了一个星期,1932 年 3 月又偕同皇后婉容及满清遗老遗少第二次来对翠阁。溥仪曾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写道:“对翠阁温泉旅馆是日本满铁的企业,日本风格的欧式洋房楼,设备相当华丽,只有日本军官、满铁高级人员和中国的官僚有资格住,我被带进了楼上非常讲究的客房……”龙宫温泉是亚洲大陆唯一仅存的对外开放的地下皇家浴馆。
汤岗子温泉内还有一座龙泉别墅,现在已成为办公大楼。该别墅建于 20世纪 20 年代初期,位于一处较大的泉眼之西,是当时的东北军政首脑张作霖为其三姨太所建。张作霖原籍辽宁海城,距汤岗子不到 40 公里,年轻时候张作霖就听说过汤岗子温泉,心仪已久,发迹后立即在此地为其家人修建了这座别墅,供休息度假之用。
80 年代中期,汤岗子等国内四大温泉所在地被有关部门定为国内四大康复疗养院。在汤岗子温泉,院内建筑物随处可见中俄文字对照说明,俄罗斯人之所以对汤岗子温泉如此情有独钟,是因为俄罗斯地处寒冷地区,不少人患有关节炎、风湿病等慢性病,而富含各种矿物质的汤岗子温泉对治疗上述疾病确有独特疗效。
说到汤岗子温泉水就不能不说天然热矿泥,在汤岗子温泉流传这样一句话:“到汤岗子来,不泥埋算白来”。温泉水富含多种矿物质,而这天然热矿泥又有何神奇之处呢?这里是亚洲唯一的温度达到 45℃的湿润泥土,经国家地质部门考证,热矿泥的形成是在几亿年前的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堆积物经过近亿年的温泉滋养理化作用而形成的,既有颗粒均匀的优点,又有黏土柔软细腻的长处,对治疗风湿、类风湿、关节痛、神经衰弱、软组织损伤及解除疲劳有奇特的疗效和作用,如今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康复理疗和皮肤美容护理领域。
汤岗子“全泥宫”坐落在院内的一小湖边,湖中因含温泉水,冰面融化热气微升。“全泥宫”的俄语标注是“脏馆”,是俄罗斯人对这一特殊馆所的形象称呼。
游客进入“全泥宫”,先在温泉水内浸泡,然后才依据指令依次躺在泥地上,由工作人员将热土均匀覆盖在身体上,露出胸口与脚趾处通气,游客可享受 15 分钟的湿热泥疗。
冬季室内温泉泡池温暖如春 摄影:徐博彦
02
努尔哈赤曾在本溪狗儿汤温泉度过最后时光
本溪温泉寺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的太子河畔,距本溪市区西 40 公里,距天下奇观本溪水洞只有 7 公里。温泉寺顾名思义,先有温泉后有寺,寺因温泉而得名。温泉寺地区,旧称沟儿汤,乾隆时期碑文载:“沈郡(今沈阳)东南百八十里,沟儿汤温泉寺存焉”。
沟儿汤又名“狗儿汤”,《东三省古迹遗闻》记载了狗儿汤得名的缘由。传说清太祖努尔哈赤年轻时,经常带着他的爱犬到这一带狩猎,后来爱犬浑身生满疥癞,百般治疗,均不见效。忽有一日,爱犬不见了,努尔哈赤急忙派人四处寻找,后来发现爱犬卧在沟儿汤的热泉之中泡痒。几天之后,爱犬身上竟然皮毛一新,努尔哈赤非常高兴,当即就将沟儿汤命名为“狗儿汤”。
明末清初,该地归属清河城管辖,故有清河温泉之称。该地明时泉旁有个“三官庙”,努尔哈赤建后金称汗后,重新修建改称“温泉寺”,又名汤山寺,后经历代整修,规模日大。该寺于乾隆 21 年毁于大火,但温泉寺的地名却沿用至今。
1626 年,努尔哈赤来到温泉寺疗伤。从 7 月 23 日到 8 月 11 日,努尔哈赤都是在这里度过,一边疗养治伤,一边处理军国大事 ;后因伤病恶化,乘舟顺太子河直下,返回盛京 ( 沈阳 ),途中卒于盛京南叆鸡堡。
心形温泉池惹人喜爱 摄影:暮雪
03
难得一见的普兰店安波野地温泉
隆冬时节,在普兰店的安波镇能看到这样一幅奇妙的场景:在山间平地的冰冻溪泉间,蒸腾的热气不断从地表孔穴中冒出,遥遥望去,有若天空中缭绕着一片乳白的祥云。热气弥漫的地带,河流解冻微波荡漾,近处青草盈盈似冬去春来。热气蒸腾处,温泉水四处涌荡,将手轻轻放入此水中,一股活络筋脉的暖流瞬间涌遍全身,寒意尽消,通体舒畅……
辽南、辽东地区温泉很多,鞍山汤岗子温泉、熊岳天沐温泉、庄河步云山温泉、瓦房店龙门汤温泉,但普兰店安波一带这种距地表仅百米的野地温泉,像这般冬日里迥异严寒萧瑟的温馨图景,却是难得一见的。
普兰店隶属大连,是与瓦房店市、庄河市并列的大连北三市之一,普兰店南部靠海,多平原滩涂,而安波镇则地处普兰店北部,是大连地区最北部的山区乡镇,每到冬季便风舞雪飘,四野茫然。在冬季于普兰店南部的海滨城市皮口镇出发,冒雪北上赴安波,途经靠近安波的乐甲镇时,路面虽有雪但很快就能化掉。一过乐甲镇,翻过将安波与普兰店中南部地区隔开的虎口岭,便气候迥异!安波一带的公路路面不仅积雪且结冰,开车必须谨小慎微,稍一提速,车轮就极易打滑。有趣的是,在如此寒冷的地区,却有一些地方终年泉水翻滚、热气翻腾,温泉喷涌的地段,不仅无冰无雪,还遍布软土泥浆,开车至此不怕车打滑,反倒忌惮车轮沾泥,搞不好会陷进去。
早年,安波镇除了几个公家开办的温泉疗养院外,镇内外遍布类似小作坊式的私人经营的小旅店,一家挨一家鳞次栉比。安波地区物产丰富,安波驴肉等美食在大连地区家喻户晓,但对众多游客而言,来安波吃住是次要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洗温泉。
那个时候,这些小旅店的内部陈设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陋,前边是客房,后边是“汤子”,但游客却不挑拣。游客若图省钱,就自己到集市上买来新鲜的蔬菜、肉食,让店家加工,只付加工费即可。酒足饭饱后,就挂条毛巾去屋后的汤子里一泡,无论筋骨多疲乏,一下水,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头发根发炸,汗毛孔全部张开,体内的油脂毒素被逼出,就算汤子里的水汽硫磺味重点、水温高点,有人宁受热泉刺痛的灼烫,也咬牙硬挺,口中念念有词,坚持数到 10,为的是治病。
洗过安波汤子的人多有这样的切身感受,安波汤子水质滑溜,有股硫磺味,若掬一捧水在手心里,感觉似乎与普通水的分量都不一样。进汤子泡澡不必太长,顶多 20 分钟,若是进池前皮肤刺痒,出池后则症状立消。
安波镇的温泉历史悠久,早在清道光年间,这里的人就用温泉水洗浴治病,因效果甚佳,安波温泉水被称之为“神水”。据记载,清道光年间,安波河边有两处汤眼喷涌热泉,当时“土人结庐其上以为沐浴涤垢之所”,“患风湿癣疥者一洗即愈”。有诗人曾作诗这样赞美安波温泉:十里林塘青霭护,四山冰雪碧流横。天开汤谷千秋暖,人到灵溪万虑清。安波温泉被誉为“汤赛瑶池,泉蕴神功”,“温泉涤垢”曾是古老的“复州八景”之一。
安波镇因地处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无论哪路军队,到了安波,就将这里视作军队的休憩地,伤兵多安置在这里疗养。那时,东北三省及河北、山东、天津等地的客商经常来安波做生意,打的都是安波温泉的牌,有用温泉水治病的,有用温泉泡制麻线的,还有围着温泉圈块地儿,唱戏、说大鼓、打卦算命的,南北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安波地区鲜明独特的温泉文化。
安波镇有两处温泉最有名:一是安波镇内的温泉,二是隶属安波镇的俭汤社区的温泉。俭汤温泉过去叫“剪疾汤”,顾名思义,就是在这里洗温泉,可以除病去疾,后来改名省去“疾”字,用“俭”字代“剪”,易名俭汤。俭汤温泉与安波温泉相邻,亦称“姊妹泉”,俭汤之名因温泉而起,但安波之名却另有别意,据《钦定盛京通志》记载,“复州城东百二十里有安博罗山”,安波当系“安博罗”之谐音,安博罗是满语,为吉祥安康之意,安波温泉因此得名,译成汉语就是“吉祥安康泉”。
冬日浸泡于温泉中,沐浴着阳光,不由让人想起“沧海隆冬也异常,小池何自暖如汤。溶溶一派流古今,不为人间洗冷肠”的动人诗句。
When comes, it is so cold that the under our feet is . And you can go in a . But in the it is the best for those who favor hot . a bath in a hot , you are to your look , your , expel , if there is any, from your body, your , relax and the of your blood.
is a known for its hot . There are hot in west or east of the , for , the hot in , , , Benxi, , and .In years, hot were in . There are also to hot . Both of the Tang and Taizu of the Qing in hot . Their has made a brand for hot in . in the of , 14 to the of Ansan city, is the hot of . to the of , in the 18th year of the rule of , (Li ) came to the and took a bath in it on the way of his east . He “sat in the water” as the say and after it.
The Hot in Benxi was named after the . In the old times, that was the Vale of Water and later it was the Water of Dog. It is in in Three that when he was a young man, Taizu () often went with his dog. the dog was with sores and . And could be done about it. One day the dog and to find. Many days had it was in a hot where the was its . In a few more days, it had a brand new coat. the in his dog, the happy the the Water of Dog.
(Trans. by G.Q.)